簡體中文 English

東旭光電發布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技術產品,這將對電池行業產生多少影響?

時間:2019-11-14瀏覽量:1090

7月8日,液晶玻璃基板企業東旭光電在北京發布其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——“烯王”,被譽為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電池,各大媒體紛紛報道,并贊其加速了石墨烯產業化的步伐,但本人對這款產品的看法是:沒什么影響,用的基本都是TOOLD的技術。

    首先,從產品命名看,總算還有點節操,加了個石墨烯“基”鋰離子電池,比石墨烯電池要好些,不過還是那句話,在這個電池中,石墨烯仍然就是一個磷酸鐵鋰的添加劑,所以仍然那么其實,連“基”都算不上。

    然后是產品說明:就是18650電池-石墨烯/磷酸鐵鋰復合材料,其實還是我們最常見的幾個東西,組合了一下。

 

 

    之后是“烯王”的性能,大概是10C下,6分鐘充放電,壽命超2500次,-30~+80正常使用。這里6C的話,其實在電池領域中完全不是稀奇的數,很多動力電池做到10C的都很多,更不用說微宏的那種更快充放的。功率型(快充放)電池做到6分鐘充放電不是什么新鮮事,鋰電現在壽命好幾千的一抓也是一大把。大家覺得這數據很牛,其實只是因為對比的是日常常見的消費電子產品里的電池而已,這些電池本來也不是為了快充和壽命導向設計的,大多是體積能量密度導向。不過-30算是不錯的數據了,筆者常見的是-20下正常工作。這個應該可以歸因于石墨烯對導電的提升,算是一個亮點吧。

 

 

     然后是一個倍率性能

 

 

    大家看見沒,5C大概110mAh/g,反正我們當年噴霧干燥量產的材料達到這個性能是很輕松的…………

 

 

    性能是不錯,不過這些對比就搞笑了,很明顯是科研中那種“找一個比較差的空白樣,和一個牛比的摻雜樣對比”的路數,搞過科研的人對此大多都會會心一笑。

    之后,烯王電池做了個移動電源。

    看看區別:可以輸入16V 5A電流, 就是支持快充了,然后靠著快充的大電流電壓,可以13~15MIN充滿,壽命不錯。比起傳統的移動電源要強。

    問題:

    1)16V,5A一定需要專門的轉換器,電線,充電電路等,需要另起一套爐灶,而且據我所知,與高通,OPPO等的快充協議也完全不兼容。

    2)搞過電池的都知道,其實電池都可以快點充或慢點充,只不過好電池性能在快充時發揮的好,差的發揮的差而已,以及有的電池就不適合這么用。所以你的手機電池摳出來,都是可以快充的,只是危險會變大而已,所以出于安全考慮,現在都是用的標準的5V2A 5V1A的充電制度,直接在產品端就把其它充電的可能給你鎖死了,保證安全。 當然了,能快充的電池,倍率性能是不錯,這算是該產品的一大功勞。

    3)剛才東旭說自己用的18650,然后這個產品4800mAh,首先1節18650沒這么大容量,那么只好兩節了,一除,一節2.4Ah……這個技術水平,也太一般了。(最新進展,聽內部人士說可能是4節,那么一節1.2Ah,這畫面太美我不敢看……) 但是呢,如果是倍率型電池,也可以理解,畢竟大家都知道,電池的倍率和能量密度常常不可兼得。最后簡單這么說吧,本來就是倍率型電池,披了個好聽的名頭而已。能4C,15MIN充滿電的電池在市面上其實好多,不是什么稀罕貨。

  


    這個就搞笑了,快充一看電池,二看充電制度。你要是弄一電池搞個0.1C充電(就是小電流)的輸入,當然很久都充不滿了,這對比又有什么意義呢?就好像如果一手動檔的寶馬掛著一檔跑不快,你就嘲笑人家說你這車不行,沒這個道理嘛。

    這個測試的問題就在于根本不是用的相同的充電制度在對比,很不嚴謹的實驗。

    最后是一堆簽約儀式,不評論了。

    結語:

    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原文,不難發現,漏了幾個關鍵的數據:

    18650電池的能量密度 Wh/kg,Wh/L 功率密度W/kg,W/L 都沒說。

    成本也沒說。

    不說能量密度,意味著這種電池裝在車上,如果是純電動,續航問題解決不了,目前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(我一直認為,續航>快充).

    不說成本,意味著量產競爭力的問題。要不然中國人拿什么去和松下,三星,LG拼刺 刀?

    靠YY抗日神劇我們打不過侵略者。不要忘了77剛過,我輩當自強啊。

首頁
電話
留言反饋
<bdo id="kimk0"></bdo>
  • <noscript id="kimk0"></noscript>
  • <noscript id="kimk0"><kbd id="kimk0"></kbd></noscript>
  • <table id="kimk0"><option id="kimk0"></option></table>
  • xzl仙踪林精品幼儿